刘琳
博士,南京体育学院康复治疗系副主任,承担本科生《系统解剖学》课程,师从导师黄强民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发病机理的探索),省部级课题2项,先后在美国康复医学会官方杂志、英国针灸医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和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发表肌筋膜触发点相关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论文8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8次,并受邀在第10届国际肌痛大会作口头报告,兼任《Pain Medicine》、《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Advances in Medical Sciences》和《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等6本SCI杂志审稿人。
曾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疼痛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进行交流与学习,协助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开展慢性疼痛动物模型的建立。主要研究方向: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病理机制、肌电机制和细胞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解决方案。
刘庆广
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康复治疗师。博士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方向,师从导师黄强民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机理、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肌筋膜触发点临床针刺治疗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发病机理的探索性研究》,省部级课题1项《负重和非负重躯干肌在躯干侧屈时的选择性协调活动》,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智能化肢体功能评定和训练系统的设备研发》,主持校级课题1项《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运动风险管理研究》。先后发表肌筋膜触发点相关SCI论文5篇,第1作者发展SCI 2篇,中文核心论文数篇,参加顶级国际学术会议4次。